農民工創業 |
|
江西日報 |
2013-01-22 08:26 |
|
|
17歲那年,她中專畢業后懷揣500元只身一人來到廣州務工,從一名鞋廠普工打拼到美資企業白領。8年的農民工生涯,練就了她一身敢闖、敢想、獨當一面的本領。隨后,鄉情難忘的她毅然踏上了回鄉發展的道路,經過幾年的鍛煉,成為彭澤一家民營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。這就是彭澤縣芙蓉墩鎮五聯村80后農民工施瑜的真實寫照。 “一定要打拼一番事業出來!17歲的施瑜強忍眼中的淚水和自己的親人匆匆告別,踏上了駛往廣州的列車,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人生。 經過一番周折,她進入一家鞋業公司做了一名鞋檢工人。從公司的最底層開始,她經歷了每天上班16個小時的煎熬。她在鞋廠一邊工作,一邊堅持參加成人大專學習。2003年,她進入美國MSA安全設備廣州分公司工作。在擔任公司的商務銷售助理期間,她業績突出,每年直接負責簽訂的合同資金達到6000萬元,相當于該公司合同資金一半以上。2005年,她做到合同處理零失誤、客戶接洽零投訴,獲得MSA中國公司年度優秀員工稱號。 如果說在廣州打拼的8年讓施瑜找到了人生的“坐標”、積累了正能量,那么回鄉發展5年多的時間則讓她找到了人生的歸宿感。 有企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,施瑜在家鄉的民營企業放手一搏。在九江翔升造船公司任辦公室副主任期間,她利用自己在外學到的企業行政管理知識,向公司提出規范民營企業的規章制度、新進員工實現崗前培訓等建議。她主動擔任授課任務,由于善于與學員進行互動,她的課程受到新員工的普遍歡迎。在這里,她和工友們一起學習、一起交流,并積極為農民工維權,為企業與農民工、政府架起一座和諧的橋梁,2008年被縣里授予“三八”紅旗手榮譽稱號。 后來,施瑜進入九江信華建設集團彭澤分公司任職。剛來信華工作時,她只是一名行政主管,工作主要是文件處理和會議紀要整理。她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,她的會議紀要被領導認為是“最全面、最滿意,改動最少的會議紀要”。不久,她被任命為信華建設集團彭澤分公司月報主編,負責內部企業文化宣傳。 機遇從來都垂青于有準備的人。施瑜始終將創新和建言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兩大“法寶”,多次為公司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,她很快成長為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。 |
|
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:
1、 本站未注明“作者為:普工網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“作者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作者:普工網”,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 2、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 |